deepseek的创始人是谁_deep是谁_deepseek的创始人背景故事
**从量化天才到AI革命者: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的破局之路**
在科技行业的星辰大海中,总有一些人像暗物质般低调却引力惊人。梁文锋——这位出身广东湛江的“数学神童”,用20年时间完成了从量化投资之王到AI大模型领军人物的跨界传奇。他的故事,既是一部个人奋斗史,也是中国科技产业从跟跑到并跑的缩影。
---
### **一、小镇天才的“超维”成长**
1985年,梁文锋出生在湛江吴川一个教师家庭。父母是小学语文老师,却意外培养出一个数学“解题机器”。初中时,他已自学完高中数学课程,甚至涉猎大学微积分,班主任形容他“像一台精准的算法,总能找到解题的最优路径”。2002年,17岁的他以吴川市高考状元身份进入浙江大学,选择了当时最前沿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。
这段经历埋下了他日后两大事业的关键基因:**对数据的极致敏感**与**对技术的前瞻判断**。读研期间,全球金融危机爆发,多数人看到的是恐慌,梁文锋却捕捉到机器学习在金融量化中的潜力。他与同学用算法分析市场波动,开发出国内首批自动化交易策略,就此踏入量化投资的“黑暗森林”。
---
### **二、幻方量化:用AI“收割”华尔街**
2013年,梁文锋与同学徐进创立雅克比投资,两年后成立幻方量化。创业初期,团队曾在市场剧烈波动中险些崩盘,但梁文锋的“高频算法”策略很快展现出惊人韧性——2015年A股熔断危机中,幻方逆势盈利,一战成名。
真正让幻方跻身全球顶级量化机构的,是梁文锋对AI的押注。2016年,当同行还在依赖传统统计模型时,幻方已推出首个基于深度学习的交易系统;2018年,他力排众议将AI定为公司核心战略,甚至斥资2亿元自建“萤火一号”超算平台。这种近乎偏执的技术投入,让幻方在2021年成为国内首家管理规模破千亿的量化私募,被业界称为“用代码打败华尔街的东方幽灵”。
---
### **三、DeepSeek:一场“降维打击”的AI革命**
2023年,当全球科技巨头沉迷于大模型的“军备竞赛”时,梁文锋再次做出反直觉决策:离开已成“现金奶牛”的幻方,创立DeepSeek,专攻通用人工智能。业内一片哗然,但仅一年后,他的团队就用两款产品颠覆行业认知:
- **DeepSeek-V2**(2024年5月):通过混合专家架构将推理成本压至行业1/10,被戏称“AI界的拼多多”;
- **DeepSeek-V3**(2024年12月):开源模型性能比肩GPT-4o,训练成本却仅4000万人民币(GPT-4o的1/20),海外论坛惊呼这是“东方的神秘力量”。
更令人咋舌的是技术路径——DeepSeek-V3仅用2048张GPU、53天完成训练,而同类产品通常需消耗上万张GPU。梁文锋将量化领域的“极致效率”哲学注入AI研发,用他的话说:“如果技术不能降低成本,就只是实验室的玩具。”
---
### **四、沉默的颠覆者与他的“反套路”哲学**
与高调的科技领袖不同,梁文锋几乎从不接受采访,社交媒体上唯一“出圈”的事迹是化名“一只平凡的小猪”向慈善机构捐款1.38亿。这种低调背后,是他对商业本质的清醒认知:
1. **长期主义大于短期红利**:从量化到AI,他始终拒绝追逐风口,而是深耕技术基础设施;
2. **团队即护城河**:DeepSeek核心成员多来自幻方和浙大,他坚信“天才个体不如系统化协作”;
3. **用数学思维做商业决策**:无论是“萤火”超算的投入,还是大模型的开源策略,都基于严密的成本收益计算。
---
如今,梁文锋的名字已与OpenAI的阿尔特曼、Anthropic的阿莫代伊并列,成为全球AI领域不可忽视的势力。但或许对他而言,这仍是“解题过程”中的一环——从湛江小镇的数学题,到吴川一中的高考,再到量化交易与AI大模型的超级方程,他始终在寻找那个最优解。而这一次,解题的舞台是整个人工智能的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