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eepseek创始人专访摘录_deepseek创始人专访_中国的AI不可能永远跟随
**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:从量化天才到AI革命者的破局之路**
在科技行业的激流中,总有一些人能以颠覆性的创新打破常规。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便是如此——这位从广东湛江走出的“数学神童”,用20年时间完成了从量化投资之王到AI大模型领军人物的跨界传奇。他的故事,既是一部个人奋斗史,也是中国科技产业从追随到并跑的缩影。
---
### **一、天才的底色:数学天赋与跨界基因**
1985年,梁文锋出生于湛江吴川的一个教师家庭。小学六年级时,他已通过跳级考试进入当地顶尖中学,初中便自学完高中数学课程,甚至涉猎大学数学内容。“他解题像拆解乐高,总能找到最短路径。”初中班主任回忆道[3]。这种天赋在2002年达到第一个高峰:17岁的他以吴川市高考状元身份进入浙江大学,主攻电子信息工程,并在此后深耕机器视觉领域。
但梁文锋的特别之处在于,他从未被单一领域束缚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,还在读研的他敏锐捕捉到机器学习在金融量化中的潜力,毅然转向量化交易。2013年,他与同学创立幻方量化,凭借高频交易策略在2015年A股巨震中逆势崛起,最终将公司打造成资管规模超千亿的“量化四大天王”之一[1]。
---
### **二、AI赛道的“降维打击”:低成本、高性能的破局逻辑**
2023年,当全球科技巨头争相押注大模型时,梁文锋再次转身,创立DeepSeek。与烧钱堆算力的行业常态不同,他提出了一个“反常识”策略:**用量化思维做AI**——极致优化成本,追求性价比。
这一策略在2024年迎来爆发:
- **DeepSeek-V2**:将推理成本压缩至行业极低水平,被戏称为“AI界的拼多多”[1];
- **DeepSeek-V3**:仅用2048张H100 GPU、53天训练周期和4000万元人民币成本(约为GPT-4o的1/20),实现与OpenAI顶级模型比肩的数学、代码推理能力[3]。海外论坛惊呼其为“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”[3]。
“他的团队像一群‘算法炼金术士’,”一位行业观察者评价,“别人烧钱堆参数,他们用数学和工程学‘提纯’效率。”
---
### **三、低调富豪的“反硅谷”哲学:技术至上,远离喧嚣**
与高调炫技的科技领袖不同,梁文锋近乎隐形:他化名“一只平凡的小猪”向慈善机构捐款1.38亿[1],极少公开演讲,社交媒体更是空白。这种风格延续到DeepSeek的管理中——公司没有豪华发布会,技术成果却密集输出。
“创新是唯一的出路。”梁文锋曾对内强调。他的团队透露,这位CEO每日工作12小时以上,仍会亲自参与模型调优讨论[2]。这种“工程师治企”的文化,让DeepSeek在2025年初推出**DeepSeek-R1**时,直接对标OpenAI的o1正式版,再次震动行业[1]。
---
### **四、启示录:中国AI的“另一种可能”**
梁文锋的路径揭示了中国科技企业的独特优势:
1. **跨界融合能力**:量化金融的精密算法与AI大模型训练结合,形成差异化竞争力;
2. **成本控制基因**:从“萤火一号”到DeepSeek-V3,始终追求“少即是多”;
3. **务实文化**:避开概念炒作,用开源和性能说话。
“如果AI是场马拉松,梁文锋像那个穿着跑鞋的‘极简跑者’,”一位投资人比喻,“他不关心观众喝彩,但总能在关键弯道超车。”
如今,DeepSeek的估值已跻身全球AI独角兽前列,而梁文锋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。在近期一次内部会议上,他提到下一个目标:“让10亿人用上白菜价的顶级AI。”这句话背后,或许藏着中国AI走向全球市场的密码。
---
**参考资料**
[1] 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:从量化投资跨界AI大模型的传奇
[2] 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:低调亿万富翁,登上全球富豪榜!
[3] 轰动硅谷!DeepSeek创始人,开挂的浙大天才来自湛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