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的简历_deepseek创始人首登富豪榜
**DeepSeek梁文锋:从量化天才到AI破局者的极客之路**
在2025年的全球AI竞赛中,一家名为DeepSeek的中国公司频繁闯入国际视野。其开源的代码生成模型DeepSeek-R1被开发者誉为“东方GPT”,而创始人梁文锋的履历更令人惊叹——17岁考入浙大,30岁执掌百亿量化基金,38岁带领百人团队挑战硅谷巨头。这位低调的85后,如何从金融圈的“隐形王者”转型为AI赛道的颠覆者?
**少年极客与量化神话**
梁文锋的早期经历充满传奇色彩。出生于广东湛江的普通家庭,他从小展现出数学天赋,17岁考入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,本硕连读期间便沉迷算法研究。2008年,还在读研的他用8万元本金试水量化交易,凭借自研的高频交易模型,六年内将资金滚至数亿规模。这段经历为他赢得“中国量化投资先锋”的称号,也埋下了技术理想主义的种子——他曾在早期访谈中坦言:“金融市场只是算法的试验场,真正的战场在通用人工智能。”
2015年,而立之年的梁文锋与同学徐进联合创立幻方量化,将AI技术引入资管领域。其旗舰产品“幻方中证500指数增强”年化收益长期跑赢同业20%以上,管理规模迅速突破百亿。但出乎外界预料,这位量化大佬在2023年突然调转航向,将核心团队转向大模型创业。“当时同行都觉得他疯了,”一位接近梁文锋的投行人士回忆,“但他只说了一句:AI的‘奇点’比华尔街的KPI更重要。”
**DeepSeek的“技术闪电战”**
2024年初,DeepSeek以一场“静默式爆发”震动科技圈。没有发布会、没有媒体造势,梁文锋团队直接在GitHub开源了代码模型DeepSeek-Coder,其数学推导能力在HumanEval基准测试中超越GPT-4。三个月后,多模态模型DeepSeek-V2更以“小参数、高效率”的特点,在斯坦福测评中跑赢参数规模大10倍的竞品。这种“用轻量化模型打重型战争”的策略,被硅谷分析师称为“中国式AI突围的经典案例”。
梁文锋的极客风格深深烙印在DeepSeek的产品哲学中。与多数AI公司追求参数规模不同,他坚持“智能密度优先”原则,曾用赛车比喻技术路线:“与其堆砌发动机数量,不如优化每一个气缸的燃烧效率。”这种理念在2025年初发布的DeepSeek-R1上达到巅峰——该模型仅用200亿参数便实现复杂逻辑推理,其对话流畅度让用户惊呼“不像机器,像一位思维缜密的学者”。
**中国AI的“第三种可能”**
在OpenAI和谷歌主导的AI霸权时代,梁文锋试图走出一条差异化路径。DeepSeek不依赖巨额算力军备竞赛,而是将金融领域的“算法炼金术”迁移至AI训练:通过动态稀疏训练、自适应蒸馏等技术,将模型效率提升300%。更令行业侧目的是其开源策略,公司核心模型均开放商用,梁文锋对此的解释颇具江湖气:“如果技术是武器,我希望更多人能拿起它。”
这位习惯穿运动鞋上班的CEO,办公室常年堆满量子计算和认知科学的论文。一位团队成员透露,梁文锋最近痴迷于“AI与人类协同进化”课题,甚至在模型训练中引入神经科学理论。“他总说我们不是在造工具,而是在探索一种新的智能生命形态,”该成员笑道,“不过下次团建,他还是会带我们去吃最辣的川菜。”
如今,DeepSeek的估值已突破50亿美元,但梁文锋仍保持着凌晨三点回复技术邮件的习惯。当被问及未来规划时,他指了指公司墙上的一句标语——“让机器像呼吸一样理解世界”。窗外,杭州未来科技城的霓虹与服务器机房的蓝光交织,映照着中国AI江湖的新一代掌门人。
» 转载保留版权:百科全库网 » 《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的简历_deepseek创始人首登富豪榜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