幻方量化持股_幻方量化投资公司
**幻方量化与DeepSeek:当金融巨鳄用AI改写科技规则**
**一、从量化交易到AI革命:一场“降维打击”的跨界**
2025年初,当硅谷还在为算力成本焦头烂额时,一家中国公司的名字频繁出现在全球科技头条——DeepSeek。其母公司幻方量化,这个曾在A股市场以高频交易闻名的私募巨头,仅用18个月就让旗下AI公司完成从成立到比肩OpenAI的跃迁。
幻方量化的创始人梁文锋,早年用8万本金在股市搏出亿元身家,如今更被称作“用金融养科技的赌徒”。2023年7月,他抽调幻方核心算法团队成立DeepSeek,目标直指“低成本高性能AGI”。这种金融公司反哺硬科技的路径,像极了文艺复兴科技(RenTech)用数学模型颠覆华尔街的往事,但DeepSeek的野心显然更大——他们要用量化交易的“数据炼金术”,重构AI行业的游戏规则。
**二、DeepSeek的“三板斧”:开源、MoE与成本屠刀**
1. **算法创新:MoE架构的“四两拨千斤”**
DeepSeek-V3的6710亿参数中,每次仅激活370亿,这种混合专家(MoE)架构像一支“特种部队”,任务来了才点兵。相比GPT-4的“全员出动”,其推理成本降至百万token仅1元人民币,被网友戏称“AI界的拼多多”。
2. **训练成本:557万美元的“小米加步枪”**
当同行还在为千亿级算力账单发愁时,DeepSeek-V3用2000张显卡+FP8混合精度训练,成本不足OpenAI的1/10。这背后是幻方早年囤积的1万张A100显卡和自研的DeepGEMM库——一个300行代码的矩阵乘法工具,却能榨干Hopper显卡1350 TFLOPS的算力。
3. **开源策略:掀翻巨头的“农村包围城市”**
从代码生成模型DeepSeek Coder到推理模型R1,DeepSeek所有产品均开源且允许商用。这种“用社区换生态”的打法,让其在GitHub上狂揽30万星,连Meta工程师都承认:“他们用开源倒逼了整个行业降价。”
**三、资本市场的化学反应:量化与AI的“左右互搏”**
幻方量化的双重身份引发有趣现象:一边是股民抱怨其高频交易“割韭菜”,一边却因DeepSeek的崛起态度反转。有散户在论坛留言:“宁可被幻方收割,至少钱变成了国产GPT。”这种情绪助推幻方旗下基金2024年收益率达78%,远超同业。
更值得玩味的是技术反哺。DeepSeek-R1的金融推理能力,已用于幻方自营盘的实时舆情分析。当传统量化还在盯K线时,幻方已用大模型预判美联储讲话的隐含波动率——这或许解释了为何其阿尔法收益持续跑赢市场。
**四、争议与未来:中国版AGI的“长征”**
尽管DeepSeek登顶App Store美区榜单,但质疑声不断:
- **技术含金量**:有学者指出其部分基准测试“取巧”,长文本推理仍弱于GPT-4o;
- **商业模式**:开源如何盈利?幻方目前用“AI养AI”,将模型能力打包成金融SaaS服务;
- **地缘风险**:美国议员已提议限制FP8技术出口,英伟达股价因DeepSeek的突破单日暴跌7%。
梁文锋在内部信中写道:“我们不是在重复OpenAI的路,而是在证明——AGI可以更便宜、更开放。”这句话或许揭示了最深刻的变革:当科技巨头还在算力军备竞赛时,一群来自金融界的“野蛮人”,正用量化思维改写AI的经济学公式。
(注:文中数据截至2025年3月,综合公开报道及行业分析)
» 转载保留版权:百科全库网 » 《幻方量化持股_幻方量化投资公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