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eepseek的创始人梁文锋的个人简历_deepseek的创始人梁文锋广东
**DeepSeek梁文锋:从高考状元到AI革命者的破界人生**
在2025年全球AI竞赛的浪潮中,一个名为DeepSeek的中国团队以“技术海啸”之势席卷硅谷。其创始人梁文锋——这位出身广东湛江小镇的80后,用一场从量化金融到通用人工智能(AGI)的跨界突围,改写了中国科技公司的全球叙事。
---
### **一、小镇天才的“数学基因”**
1985年,梁文锋出生于湛江吴川的教师家庭。从小展露的数学天赋令人咋舌:初中自学完高中课程,拆装收音机30余次探索电路原理,甚至在初三错题本上写下“梯度下降法的二维投影”这样的专业注解。2002年,他以高考状元身份进入浙江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,拒绝了清华的“光环诱惑”——“选专业比选学校更重要”的清醒判断,预示了他日后“技术实用主义”的底色。
---
### **二、量化金融:用AI“收割”市场的第一桶金**
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,还在读研的梁文锋敏锐捕捉到数据与金融的化学反应。他与同学创立幻方量化(High-Flyer),将机器学习引入高频交易:通过GPU集群分析市场微秒级波动,团队管理的资产规模在2019年突破千亿,成为私募界的“量化四天王”之一。但彼时的梁文锋已看到天花板:“金融市场是规则的博弈,而AI的终极战场是创造规则。”
**关键转折点**:2015年,当同行沉迷金融暴利时,他抵押房产投入AI研发,公司一度濒临破产。这段“向死而生”的经历,被他称为“用破产风险买一张未来船票”。
---
### **三、DeepSeek:一场“非对称战争”的技术革命**
2023年,梁文锋创立DeepSeek,目标直指通用人工智能。其核心策略堪称“降维打击”:
- **成本颠覆**:自主研发的MLA架构使DeepSeek-R1模型推理成本仅为ChatGPT的1%,单份数据效能提升10倍;
- **组织创新**:团队中90%成员无留学背景,他坚持“用高考培养的底层逻辑,解构西方技术霸权”;
- **生态反哺**:开源模型吸引全球开发者,形成“技术-反馈-迭代”的飞轮效应。
2025年初,当DeepSeek登顶中美应用商店下载榜时,《华尔街日报》评价:“中国工程师找到了绕过芯片封锁的密码。”
---
### **四、“硬核理想主义”的创业哲学**
梁文锋的独特之处在于将“小镇做题家”的极致专注与颠覆性创新结合:
1. **拒绝经验陷阱**:团队招聘偏爱“有潜力的愣头青”,他认为“天才的盲区比庸人的经验更珍贵”;
2. **算力民主化**:允许研究员无限制调用GPU资源,“灵感不应被预算掐灭”;
3. **长期主义信仰**:拒绝融资诱惑,称“真正的AGI需要十年冷板凳,而非PPT融资”。
---
### **五、中国AI的“新叙事”**
从湛江吴川到硅谷会议室,梁文锋的路径揭示了中国创新的另一种可能:
- **技术自信**:DeepSeek-V3以557万美元训练成本达到千亿级模型性能,打破“算力霸权”神话;
- **文化输出**:团队用《易经》命名算法模块(如“乾卦调度系统”),在GitHub引发东方哲学讨论;
- **产业赋能**:与宁德时代合作优化电池研发流程,验证“AI+制造”的落地能力。
---
**结语**
梁文锋的故事远非“天才成功学”的模板。在他身上,能看到中国一代技术人的缩影:用极致理性解构世界,以破界勇气重构规则。正如他在内部信中写道:“DeepSeek的终极目标不是超越ChatGPT,而是证明原创者的时代从未结束。”